
講起單嘢,真係一匹布咁長。各位兄弟,今日我就嚟分享下我點樣喺廣州「搞掂」個所謂「95場部長微信」嘅經歷。事先聲明,我度純粹係記錄下自己嘅折騰過程,大家當故仔聽下就算,千祈咪亂咁模仿,因為每個人嘅情況都唔同㗎。
初時嘅迷茫與摸索
話說早排,因為有啲業務上嘅需要,想喺廣州嗰邊拓展下,聽啲朋友吹水,話有啲所謂「95場」嘅渠道,可以接觸到某啲「部長」級別嘅人物,方便傾合作喎。我初頭都係半信半疑,心諗家陣咩年代,仲興啲神秘兮兮嘅嘢?
不過,死馬當活馬醫,我就開始咗我嘅「尋找部長微信之旅」。第一步,梗係問身邊啲老廣州朋友。 點知問咗幾個,個個都耍手擰頭,話唔清楚,或者叫我咪搞咁多嘢。有啲仲用奇異嘅眼光望住我,搞到我都有啲唔好意思。
朋友條路行唔通,唯有靠自己。我試過上網搵,打關鍵字「廣州 95場 部長 微信」之類。嘩,彈出嚟嘅資訊真係花多眼亂,有啲睇落就知係流料,有啲就引導你去啲唔知乜嘢嘅平台,要你俾錢先有資訊。我心諗,啲嘢九成九都係呃人嘅。 我個人比較實際,唔鍾意啲虛無縹緲嘅嘢。
過程中的嘗試與碰壁
之後,我又諗,會唔會係某啲特定嘅行業交流會或者商會有啲資源?於是,我特登留意咗啲喺廣州搞嘅行業活動。我去咗兩三個所謂嘅「高端人脈對接會」,使咗唔少入場費。

喺會場入面,我都好主動咁同人交換卡片,旁敲側擊咁問下有冇人聽過「95場部長」回事。結果都係徒勞無功。啲人一係就話唔知,一係就笑笑口話:「兄弟,啲嘢好難講㗎。」感覺就好似大家都識,但就係唔話你知咁,真係吹脹。
有一次,喺一個飯局上面,有個飲大兩杯嘅所謂「猛人」拍心口話識,叫我加佢微信,話遲啲推畀我。我滿心歡喜咁加咗,點知第二日佢就扮失憶,問我係邊位,之後就冇咗下文。嗰下真係覺得好洩氣,覺得自己好似個傻仔咁俾人點。
諗返起以前做其他嘢都冇咁困難,例如之前我想搵個零件供應商,都係打幾個電話,跑幾個工業區就搞掂。今次個「部長微信」,搞到我好似無頭蒼蠅咁。
峰迴路轉,意外收穫
就喺我諗住放棄,覺得啲嘢可能真係都市傳說嘅時候,事情竟然出現咗轉機。

嗰日我約咗個舊同事食飯,佢喺廣州做咗好多年嘢,人面比較廣。我純粹係呻下排嘅遭遇,順口提咗句「95場部長」嘅事。點知佢聽完之後,沉吟咗一阵,話:「你講嗰個,係咪某某行業協會入面,負責某個片區事務嗰位呀?」
我即刻追問:「係呀係呀!你識?」
佢話:「我又唔算好熟,不過之前搞活動嗰陣有過一面之緣,應該有佢微信。不過人哋肯唔肯加你,肯唔肯同你傾,我就唔包單㗎喇。」
嘩!嗰一刻真係好似漆黑中見到曙光咁! 我即刻死纏爛打,請佢幫手推介下。佢見我咁誠懇,又話的而且確係有正經事想傾,就應承咗試下。
佢即場就用微信聯絡咗嗰位「部長」,簡單介紹咗我嘅情況。隔咗大概半個鐘,我舊同事就將嗰位「部長」嘅微信名片推咗畀我,仲話:「佢話可以先加個微信了解下情況,但成唔成功就睇你造化喇。」
我即刻恭恭敬敬咁發送咗好友請求,仲附上一段非常客氣嘅自我介紹。 冇幾耐,對方就通過咗!
最後嘅感想
搞掂件事之後,我真係鬆咗一口氣。雖然最後同嗰位「部長」傾成點,度就唔方便細講,但係搵到個微信嘅過程,真係一波三折。
- 第一,資訊真係好唔對稱。 有時啲嘢,識門路嘅人一句就搞掂,唔識嘅人跑斷腿都未必有結果。
- 第二,人脈真係好重要。 關鍵時候,識人好過識字,句說話真係冇錯。
- 第三,保持平常心。 有啲嘢強求唔嚟,有時緣份到咗,自然就會水到渠成。
總之,今次嘅經歷都算係一個小小嘅教訓同體驗。喺廣州個大染缸,想做成啲事,有時真係要花啲心思,兜啲圈子。希望我啲瑣碎嘅記錄,可以畀大家喺茶餘飯後多個話題。記住,我個純粹係個人經歷分享,唔代表啲乜嘢普遍性嘅方法呀!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