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國品茶聯繫方式如何獲取(老司機教你避開資訊陷阱)

講到《全國品茶聯繫方式》,這話可就長了。老實講,一開始我對茶這玩意兒,那是一竅不通,甚至還有點嗤之以鼻。以前我那工作,天天就是跟電腦螢幕、報表數據打交道,忙得昏天黑地,喝東西?咖啡、可樂,哪個提神灌哪個,茶?那是老人家退休才琢磨的事?心裡頭是這麼想的。

結果,前幾年不是那個大環境不太好嘛我那公司說裁員就裁員,一點都不含糊,我一下子就閒下來了。那段時間,整個人都蔫了,天天在家裡唉聲嘆氣,老婆看我這樣也不是辦法。有一天,她從外面拎回來一套看起來挺精緻的茶具,還有一小包據說很貴的茶葉,跟我說:「老公,我看你閒著也是閒著,不如學學泡茶,聽說能靜心養性。」

我當時心裡還嘀咕,這玩意兒有啥好學的?不就開水沖葉子嗎?還能玩出什麼花樣來?但閒著也是真閒著,就死馬當活馬醫,試試看唄。沒想到,這一試,還真有點意思。從怎麼選水、溫杯、燙壺,到投多少茶葉、水溫多少、泡多久出湯,每一步都有講究,跟以前我搞那些精密儀器似的,差一點都不行。

我就開始上網查資料,看那些品茶大師的視頻教學,逛一些茶葉論壇,還真讓我找到不少門道。一開始是照本宣科,泡出來的茶嘛時好時壞。後來慢慢摸索,才體會到一點點其中的奧妙。這個過程,就像打怪升級一樣,挺有成就感的。

後來,我發現光在網上看不過癮,得找真人交流交流才行。所謂的「聯繫方式」,其實就是這麼一步步建立起來的:

全國品茶聯繫方式如何獲取(老司機教你避開資訊陷阱)

我的實踐步驟:

第一步,先從身邊「挖」起。我想著,總有朋友或者朋友的朋友懂點茶?我就在朋友圈裡頭問,還真問到幾個平時不怎麼顯山露水,但其實是茶道愛好者的朋友。約出來喝了幾次茶,聽他們講講經驗,推薦一些入門的茶葉和靠譜的茶店,這就算是最初的「聯繫方式」了。

第二步,是「闖」進實體店。有了一些基礎知識後,我就鼓起勇氣走進那些看起來古色古香的茶葉店。一開始還挺怕被店家坑,就先在網上查查哪些店口碑進去之後,就厚著臉皮跟老闆聊,說自己是初學者,想學習學習。你別說,大部分店家都還挺熱情的,願意分享一些知識,也讓我品嚐了不少不同的茶。有些聊得投緣的,就加了個微信,以後有新茶到貨或者有品鑒活動,他們也會通知我。

第三步,是「混」入茶友圈。通過店家介紹,或者在一些地方性的茶文化推廣活動上,我認識了一些志同道合的茶友。大家建了個小群,平時交流品茶心得,分享好茶資源,偶爾還會組織小型的茶會,各自分享自己珍藏的茶葉。這種圈子裡的「聯繫方式」就更直接有效了,因為大家都是真心喜歡茶的。

第四步,是「追」到源頭去。當我對茶葉有了更深的興趣之後,就開始琢磨,這些好茶是怎麼來的?我就利用年假或者小長假,跑了幾個著名的產茶區,比如福建的武夷山,去看看茶山,了解一下茶葉的製作工藝,跟當地的茶農、製茶師傅聊聊天。雖然不一定能直接拿到什麼「批發價」,但能親眼看到、親身體驗,對茶的理解又深了一層。有些樸實的茶農,如果你真心交流,他們也樂意跟你建立長期的聯繫。

全國品茶聯繫方式如何獲取(老司機教你避開資訊陷阱)

第五步,是利用好現代工具。現在網路這麼發達,其實很多品茶APP或者一些專門的茶文化公眾號、社群,上面也有很多資訊和交流的機會。雖然隔著螢幕,但也能找到不少有價值的討論和一些小眾但優質的茶葉渠道。不過這個就需要自己有點分辨能力了,別輕易相信那些吹得天花亂墜的。

這個《全國品茶聯繫方式》,在我看來,它不是一個現成的電話本或者什麼秘密名單,它更像是一張我自己慢慢編織起來的網。是從對茶一無所知,到慢慢產生興趣,再到主動去學習、去交流、去尋找,一步一步積累起來的。這裡面有朋友的指點,有商家的引導,有茶友的分享,更有自己那份不斷探索的好奇心。

現在回想起來,當初那段被迫「賦閒」的日子,反倒成了我接觸茶文化的一個契機。以前覺得喝茶是浪費時間,現在反而覺得,在忙碌的生活裡,能靜下心來泡一壺茶,品一品,那是一種難得的享受和放鬆。而且通過茶,我也認識了不少有趣的人,開拓了新的社交圈。也算是失之東隅,收之桑榆!

  • Related Posts

    廣州95場子邊度有?老司機帶你搵最新蒲點!

    最近好多兄弟喺度傾開廣州嘅所謂「95場」,話咩經濟唔但啲竇口…

    佛山廣深國際大酒店位置方便嗎?交通指南同周邊景點介紹!

    今日想同大家分享下我之前去佛山出差,住咗間叫做廣深國際大酒店…

    发表回复

   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